龍王的故事
龍王是中國古代社會以及道教非常重要的神之一,不僅因為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,而且因為中國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,農民就怕土地干旱,而據說龍有下雨的功能,所以在中國人的生活中,求雨和對龍的崇拜就有很重要的意義。
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把龍王和其它三種動物麒麟(一種傳說中的神獸,外型象獅子)、鳳凰(一種傳說中的鳥)、龜一起,稱為四靈,也就是象征吉祥的動物。在佛教中,也有對龍的崇拜,但是與道教或民間所指的龍不是一種概念。隨著時代的推移,關于龍的信仰越來越盛行,有時把他的兒子也稱為龍神。在一些神話作品中,有四海龍王的說法。傳說他們是四個兄弟,東海龍王敖光、西海龍王敖順、南海龍王敖明、北海龍王敖吉,他們分別住在中國的四個大海中的宮殿里,統治所在的區域,與人世間的皇帝沒有什么區別。
在民間龍王有很高的地位,操縱著百姓的日常生活。人們經常為了求雨而為他們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。
畫龍點睛
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,他在一個寺院的墻上畫了四條龍,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。有人問他,為什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呢,他說,畫上眼睛,龍就會飛去。聽的人不相信,偏要讓他畫上。張僧繇沒有辦法,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。誰知道,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,刮起了大風,下起了大雨,墻壁也震破了,那兩條龍騰空而起,飛到天上去了,墻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。
“畫龍點睛”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!爱孆堻c睛”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。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,使內容更加精辟有力。
葉公好龍
古代的春秋時期,陳國有個葉公,他非常喜愛龍,他家里的梁、柱、門、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,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,屋里的墻壁上也畫著龍,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。天上的真龍知道了,很感動,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。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,尾巴拖到客堂里。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,嚇壞了,呼叫著逃走了。
原來,葉公愛的不是真龍,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!叭~公好龍”現在也是一句成語,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,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。
皇族的龍與民間的龍
 |
厚1、7米,重250噸。石雕周邊雕刻連貫蕃草紋,下端是海水,中間是九條蟠龍游戲流云之中。這是故宮里最大的石雕。 |
在中國封建社會里,龍成了皇權的象征。
西漢皇帝劉邦編造了一個故事,說他母親做夢與龍結合后生下了他,還傳說每當劉邦喝醉酒時,他的頭就顯出龍形。這樣一來,劉邦就成了龍的兒子了。顯然,劉邦最想借用龍的神威來抬高自己的身價,鞏固自己皇帝的地位。后來的皇帝和想做皇帝的人也都說自己是龍的兒子,這是對人民的一種欺騙。
漢代以后,龍就逐漸代表皇帝了,龍成了皇權的象征。那時候,皇帝的身體叫“龍體”,臉叫“龍顏”,穿的衣服叫“龍袍”,坐的椅子叫“龍椅”,睡的床叫“龍床”,就連皇帝的子孫也叫“龍子龍孫”。
到了元、明、清時期,皇帝龍袍上和宮殿中龍都成為五爪大龍,五爪大龍是禁止老百姓用的,如果老百姓用五爪大龍作裝飾,就會被殺死。傳說清代有個工匠在瓷器上畫了一條五爪金龍,這個工匠和他的全家人都被殺死了。明代清代的皇帝住在北京故宮里,于是宮殿的梁柱、門窗、殿頂、石階上到處是龍。當年,皇帝穿著五爪大龍的龍袍,坐在雕滿了龍的寶座上,統治著全國人民。
中國的老百姓不喜歡代表皇權的龍,他們喜歡另一種龍,這種龍沒有皇權的威嚴,它是一種吉祥的神物,能給人們帶來歡樂。在喜慶的日子里,人們喜歡
舞龍舞獅舞龍燈,跳龍的舞蹈。端午節時,舉行龍舟比賽。民間還流傳著很多跟龍有關的故事,其中“畫龍點睛”、“葉公好龍”、“鯉魚跳龍門”等故事流傳很廣,在這些故事中,也有英雄斗壞龍的內容,這也許是人民對皇權的一種反抗吧。
 |
清代皇后的朝服 |
在民間有關龍的戲劇、音樂、圖畫、工藝品、成語也是很多的。在中國帶“龍”字的山名、水名、地名更是多得數不清。龍在民間還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種動物,這是人們對龍喜愛心情的表現。
今天,龍作為皇權象征時代已經過去了,但龍仍然是吉祥的象征。此外,今天的中國龍還有一種新的含義,它象征中國人民勞動創造和騰飛向上的精神,可以說,中國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了。
故宮里的龍
中國的故宮博物院聞名中外,而那里又是一個“龍的世界”,雕梁畫棟、宮殿門窗到處都是,里面到底有多少龍呢?
有一位細心的中國人僅僅數了一下太和殿的龍裝飾,就有12654條龍。
太和殿中皇帝寶座上面有金漆雕龍19條,寶座后面的屏風上雕刻著79條,加上寶座下邊的金漆木臺及其他擺設,一共有590條龍。
寶座兩邊,有6根盤龍金柱。寶座頂上,是一口藻井,正中是一條口含寶珠的巨大蟠龍,深井四周飛騰著16條金龍。大殿的天花板上,畫滿了金龍圖案,共計3909條彩龍,光彩奪目。
大殿前后有40扇大門,每扇門就有5條木刻雕龍,再算上門和窗上畫的龍,共有35O4條龍。
故宮一共有9000多個房門,那么,整個故宮又有多少龍呢?真是數也數不清了。
有“龍”的成語

龍飛鳳舞 龍蟠虎踞 龍潭虎穴
龍爭虎斗 畫龍點睛 葉公好龍
望子成龍
龍吟虎嘯 龍飛鳳翔
飛龍乘云 二龍爭珠 一龍一蛇
降龍伏虎 百龍之智 老態龍鐘
龍跳虎臥 龍生九子 攀龍附鳳
麟鳳龜龍 魚龍混雜 蛟龍得水
|
|